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温州电镀园区业委会 自治用水排污(图)

  此前,温州市鹿城区电镀行业协会的92家企业会员,全票通过了一项决定:根据各家产能,限量使用自来水。

  要知道,这是非政策外力下的行业自主行为。随着温州市电镀行业整治提升,410家企业重组成372家企业入驻园区。而各个园区内企业的协会在行业整治中成为急先锋,自主筹建污水处理厂,参与园区基础设施管理,以及团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温州商人们抱团度过了“痛苦”的转型升级。

  业主委员会自建污水处理厂

  董怀谷进入电镀行业已经十年,自2008年入驻鹿城区后京电镀园区以来,一直是园区业主委员会的常务副会长。后京电镀污水厂收纳了园区92家电镀企业的污水,它的管理者正是园区的业主委员会。

  董怀谷告诉记者,电镀企业重组进入园区后,原本的电镀行业协会成为了后京电镀园区的业主委员会,包括董怀谷在内的十名委员会正副会长、五名常务会长都是园区内企业家票选出来的。业委会成为了园区企业自我管理的组织。而这家由92家电镀企业共同筹建的污水处理厂则交由业委会来管理。

  污水处理厂内共有四个处理池,分别处理污水中镍、铜等成分。董怀谷介绍,处理厂每天的处理容量在12000吨左右,而园区所有企业的污水都会排到处理厂的4个大处理池中,每天实际处理量在10000吨左右。“这样统一处理污水的成本,是原来企业单独处理的一半。”董怀谷说。

  这2000吨的安全差额,全靠了业委会大量的工作。业委会每周会有一次会议,去年7月到9月,每一次的业委会会议都有统一个主题—限制各企业的排污量。在业主们商议协调下,大家达成一致,根据每个厂的产量,确定一个污水排放总量。

  但矛盾来了,每月限额内未完成的排放量是否可以累积到下个月?不少业主认为,“既然是花钱买的排放量,我这个月没有用完,为什么不可以累积到我需要提高产量的某个月用呢?”但业委会的担心是,如果多个企业在同一个月超额排污,那就很有可能超过处理厂能够承受的每月12000吨污水。

  经过两个月共8次的业委会会议讨论,园区每个片区的委员各自回去说服业主,最终大家达成一致,排放余额不能累积到下个月。

  温州环境污染责任险第一单来自“团购”

  除了平时的管理,林光弟说,业委会还干了一件大事,代表所有业主,与温州市人民财产保险和太平洋财产保险鹿城支公司签下了温州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第一单。

  温州市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吴先生告诉记者,这份保险是浙江省电镀行业以园区名义投保的第一单。如果园区内出现大面积污水泄漏情况,对环境和周边居民造成影响,保险公司将代表园区内所有电镀企业对受害居民进行赔偿。在签下这个保险的同时,保险公司也会协同鹿城区环保局,对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污近况进行监管,预防园区出现环境污染的情况。

  这听起来是一个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好保单,但签订还是有点周折。当初,由于污水处理厂的高效运作和各厂对自己的污水排放量的控制,出现大面积污水泄漏的概率非常低。不少人觉得没必要投保。再加上环保公司对投保金额的意向是每家企业一到两万,如此一来,整个园区的这份保单可能要一两百万,而理赔金额是一千五百万。

  董怀谷觉得,投保还是必要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万一出现了事故,还能有保险公司扮演律师的角色,对事故进行彻查。平时也有了保险公司对污水排放的监控,出事故的概率更低。”

  说服业主们购买保险的同时,还需要商量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金额。业委会就以“团购价”的形式与保险公司进行商议。在保险公司评估了污水处理厂工作情况后,最后的结果是,全园共支出29万元购买保险,理赔金额是一千万。这一洽谈结果在业主大会上全票通过了。

  自去年7月5日签订保险至今的1年多来,园区内后京电镀污水处理厂从未发生过任何或大或小的事故。

  抱团熬过行业整治升级的痛苦时刻

  不仅是后京电镀园区,龙湾区的电镀园区也有自己的业委会和自己的污水处理厂。不同的是,龙湾区的污水厂已经注册成为温州海城电镀中心服务有限公司,园区内16家电镀企业都是公司的股东,污水处理环节外包给其他污水处理企业,业委会也成立了园区的管理服务中心。

  这个电镀园区筹资3500万建设运行了这家污水厂,更通过管理服务中心集资两个亿建设了园区的基础设施、绿化工程和集中供热。而事实上,对于这16家年产值总共只有2.5亿的企业来说,实在是很大的投入。

  对于董怀谷来说,行业转型升级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由于生产线从手工转向全自动,生产线固化了,不少可以随意加入的颜色、电镀配件都无法再生产。这么一来,董怀谷的企业失去了几个长久客户。

  虽然转型的代价很大,但也是个不得不经历的过程,而小本经营的电镀企业们抱成一团,原本产值两千万的小企业成了过亿的大园区,共同筹资建设,也能扛过这段资金周转困难。